侦探中心
侦探中心
再说说疫情中被网暴跳楼的那位善良女生【杭州侦探所】相信最近大家都一样,每天只要一上网就会陷入愤怒、失望、焦灼中,是“共存派”还是“抵抗派”,是继续封锁还是逐步放开,乃至于要不要接种疫苗、要不要做核酸,任何一个话题都可能演变成唇枪舌战、面红耳赤。纷沓而至的舆情和不容乐观的疫情,让所有人的情绪都走到了“临界点”,不用点火就想燃烧爆炸。这些情绪在互联网上加倍放大,宣泄、交汇、裂变、反噬,怨怼和戾气如同雪球越滚越大,最后变成一柄柄尖锐的利器,伤害可以伤害的一切。身边好几位朋友说,最近不上网了,也不看新闻了,更不愿意跟人讨论关于疫情的任何观点。实不相瞒,我也是。
我几乎在刻意回避一切。沉迷种花、练字、锻炼,甚至写了几章无脑又轻快的仙侠小说——以一种“消极避世”的态度,避免他人伤害,也避免伤害他人。网络发展直到今天,我们终于不得不承认,自由并非一个绝对的褒义词。你,我,置身网络风暴中的一切人,应充当什么角色?守住怎样的底线?今天是上海虹口的普通女孩,下一个又是谁呢?当我们以“正义”之名讨伐“非正义”,是否又同时在酝酿另一场“非正义”?这些,是很值得深思的最近原本有这么一件事,算是上海疫情到处坏消息中为数不多的正能量。但疫情期间,或许是运力资源本就紧张,或许是从虹口到青浦将近30公里的距离实在太远,种种因素影响,迟迟无人接单,小费加了100也没用。
一个人践行孝顺,一个人展示陌生人的善意,得到温暖的人又懂得感恩。这是艰难的疫情环境里普通人互帮互助的良性典范,是温暖的接续相传。如果故事就停留在这,显然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,求助人得到了帮助,伸出援手的人获得了奖励,旁观者也拥有了情感上的慰藉。她出来解释了一些情况,说自己之前一直在家带孩子,没有收入,现在刚工作没多久却又碰到疫情,拿不到工资,家里全靠老公一个人支撑。疫情期间本就艰难,需要还房贷,需要补贴老人,还得照顾一个孩子,实在捉襟见肘,200块已经是她的“量力而为”了,毕竟她们一家也得生活。她特意去找了最初报道这件事情的博主,希望他帮忙做一些澄清,言辞非常恳切。她还表示自己之所有会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扩散这件事情,也是因为心存感激,希望这些小哥的善举被更多人看到。自己和小哥也达成了友好的共识,约好了解封以后一起吃饭。“人心都是肉长的,我觉得她这么善良,还是这么孝顺的女儿,再难我也给她送过去。”而且他说,那位顾客一点也不冷漠和抠门,一直在对他表示感谢,两个人的沟通很友好。所以他也不理解,为什么她会遭遇网暴。
最终,一件原本皆大欢喜的好事,却酿成了难以挽回的悲剧。杭州侦探所一位温暖善良的女孩失去了自己的生命,而网上嗜血的网暴者仍然在寻找下一个猎物,很难不让人觉得遗憾和唏嘘。就像这位姑娘,之前的报道说她家里挺困难的,现在受到疫情影响,日子更不好过了。可能本来她上网分享这些事是为了得到一些正能量,也给别人带来一些正能量,结果遇到的是铺天盖地的质疑声,质疑她为啥不给更多钱。她试图一一解释、回应。但在互联网庞大的舆论环境中,她一个人很难对抗无数人的曲解,她反复的举证仿佛是白费力气,直到她耗尽希望,直到她绝望地、崩溃地选择用生命维护自己的体面。
- 上一篇:几个女人整容的故事【杭州调查事务所】
- 下一篇:杭州侦探社人,争什么,比什么,愁什么